1. 佛堂网>网文>心香一瓣>

人性是善还是恶?



很多人都在探讨人的心性到底是恶还是善?在古代有很多所谓性善学说,也有所谓性恶学说。譬如,我们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面,都会起一个恻隐之心,所以我们的本心是善。也有人主张说,人的心本来是恶。因为我们生出来之后,就会跟人家抢东西,认为有些东西是自己拥有的;看到别人东西就想要拥有,所以是恶的。

一、从佛法的眼光来看,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?
人有八个心,也就是我们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个识;这六个识,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,因为我们能够看、能听、能闻、能尝、能触乃至能思考;可是除了这之外,我们还有两个心,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──意根,他能够决定;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──如来藏,叫作记忆的功能;因为有这八个心,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。其实我们看猫、狗,照样有这八识心王,因为它跟我们一样,能见、能听、能闻、能尝、能触觉,乃至它能够思考、能够作梦,而且它能够决定很多事情,乃至它还会有记忆;所以显然动物跟人都一样是八识心王。

那我们的心性,到底是如何呢?其实人的心性,可以说非善非恶,也是可善可恶,只是在非善非恶、可善可恶里面因为有无明而导致有种种的善恶。
譬如说,在《胜鬘经》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:【世尊!然有烦恼,有烦恼染心;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,难可了知,唯佛世尊实眼实智,为法根本,为通达法,为正法依,如实知见。】(《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》)也就是说,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识,其实前面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识,一般人比较容易了解;可是第七识末那,一般人就少有人知了;至于说第八识能够储存记忆,成为记忆所储存的处所,他到底是什么?就没有人知晓。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:众生有种种的烦恼,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;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,就是说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,因为第八识如来藏,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;祂的本性是清净的,祂就像个容器,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,从无始劫以来都容纳进去,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,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,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,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;所以祂的体性是清净的,就像一个容器一样。祂是清净的容器,可是有烦恼、有烦恼染心,来放在这个容器里面,所以有自性清净心而有染,就是这个清净心竟然会有染著,是一般人难以了解的。就像一个清净的容器竟然里面放著脏东西,然后这两个又不能分离,因为这脏东西如果不放在这个容器里面,它没有地方放。因为我们烦恼的染污的脏东西,跟这个容器一定要一起;如果要把烦恼的脏东西离开这个容器,是没有办法的,因为除了这个容器之外,我们众生没有别的容器了。我们每个有情就只有这一个容器,每个人有一个自己这样的容器,而这个容器是清净的;可是我们七转识所运转的种种的心行,有善、有恶,这些善恶的心没有地方放,只能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和合成一个东西。清净的心要跟里面的脏东西分离,是分不开的,因为已经是和合在一起的,和合一起运作。

只有佛陀才能够真实的见闻,有真实的智慧,而且告诉我们觉悟之法的根本。所以佛陀是觉悟之法的根本,而且是通达了这些法,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;我们所要了解正确的所有的觉悟之法,都要依靠于佛陀,而且因为这样,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。我们的八识心王,是我们最基本的一个运作的基础;可是除了八识心王之外,还会有其他的心来跟这些运作。

在佛法里面,如果仔细观察,这样的观察其实超越世间的心理学,因为世间的心理学没有办法来分析看清楚这些东西,没办法把它正确归类;在佛法里,完全依于觉悟之法,而能够如实来观察我们的心的这些状态;所以除了八个识的基础之上,还有其他的心所有法它要运作,这样才能构成我们一个人──一个生命完整的运作。

二、什么叫五遍行心所法?
五遍行心所法就是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这五个法。这五个法事实上八个识统统都有,而成佛的时候一样存在,所以五遍行是八个识统统都有。譬如说,我们可以触到境界,这是一种触的境界;我们可以作意,譬如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,那就是一种作意的作用;或者是说我们可以感受境界,可是感受境界不一定了知境界,譬如说我们睡觉躺在床上,我们身体压到了,可是压到、我们虽然压著可是不去理会它,为什么?因为它有一种压的领受在,可是我们不去注意它,那是一种受,哪一天压久了,不舒服了!我们开始去了知它,才说:“啊!这地方压久了。”那就是想了知压到的这种受的境界;那我们就有“思”,所以我们决定说:“我应该移动一下,我应该变换一下姿势。”类似这样,就叫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;我们的每一个心,事实上都有这五个遍行心所法。

三、什么是别境心所法?
除了五遍行心所法,是八个识统统都有之外;还有另外五个法,是别境心所法,就是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,就是我们会起一种“想要作什么”这种的欲求,这个欲求不是强烈的贪爱,只是我想要作个什么;“想要作个什么”这样的欲,然后去胜解,去了解一个境界。譬如说我们可能听到一个声响,就想要转头,那就是一种欲;想要去了解的这种别境心,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,我们就胜解了,胜解那个境界了;我们还会念,会记住这个境界。这个念是一种记忆,可是记忆只是一种提起,让我们觉知心了知的部分,可是它如何存放呢?它存放在什么地方呢?那就是属于第七识、还有第八识的事情。所谓定,我们可以安住在一个境界里面,不去移动它,那是一种定;慧,就是对于境界我们能够抉择、能够简别它。

四、心的基本运作。
五遍行跟五别境,就是我们的心它运作的一个基础;所有的后面的善心所,或是烦恼心所,都在这十个法的运作的基础之下才能够运作的。所以除了八识心王之外,还要有五遍行心所法,另外还有别境心所法;别境主要是意识所相应的,当然其他心还有不同的相应的方式。

有了这五遍行跟五别境,就会有后面的所谓的善跟恶的心;所以如果我们来看心的结构,八识心王是个基础,在这个基础之下,还要有五个遍行心所法,来跟这八个心一起运作。所以这八个心统统都要有五遍行跟他一块运作;除了这个五遍行跟八个心王一起运作之外,还要有别境来跟我们的意识心,跟这第六识来作运作,来让我们了知种种的境界;因为我们的了知需要精细,我们才能了知,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去作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这样的专注的了别,我们没有办法去作种种的分析跟判断。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下,我们就有种种的善心所跟恶心所。

本文由佛堂网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6fo.cn/news/wangwen/xinxiangyiban/15761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